商洛学院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英文版 中文版
教师出境
张林一行三人赴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参加2025年网络与网络应用国际会议总结报告
2025年09月05日     (点击:)
[文章下载] [字号: ]

一、出访的基本情况

应2025年国际网络与网络应用大会(NaNA2025)组委会及乌兹别克斯坦国立世界语言大学Saydaheva教授联合邀请,我校组建学术交流团,由经济管理学院张林教授带队,成员包括经济管理学院助教王鑫鑫、数学与计算机应用学院讲师颜军,一行三人于2025年8月8日至8月12日出访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全程参与在塔什干国际饭店举办的NaNA2025国际学术会议,境外停留5天,行程严格围绕会议议程与学术交流核心任务推进。

本次大会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日本函馆未来大学、乌兹别克斯坦数字技术部、中国中南大学、日本池上学院大学、中国宿迁大学共同承办,聚焦无线网络、有线网络与数据中心(DC)网络、网络管理监控与自动化、网络应用、AI/机器学习在网络中的应用、工业控制网络安全六大核心议题,采用“主旨报告+最佳论文候选汇报+平行分会场研讨”的多层次交流模式,吸引中国、日本、意大利、塞尔维亚、韩国等多国科研人员参与,形成全球化学术对话氛围。

团队成员结合研究方向分工协作,高效完成交流任务:张林教授围绕“移动人群感知中动态隐私保护任务分配方法的研究”,在基瓦大厅的网络应用分会场作口头报告;颜军针对“分组密码结构差异下线性分析方法的融合方案设计”,在虚拟会议室的网络管理与自动化分会场开展汇报;王鑫鑫聚焦“动态隐私保护任务分配方法”,在B3AI/ML网络应用分会场参与小组讨论,并同步整理动态隐私保护研究资料,确保成果展示与资料收集双向落地。

二、出访取得的成果

1.洞悉国际学术会议运作,拓宽科研国际视野

团队通过全程参与NaNA2025,系统掌握国际高水平学术会议运作逻辑:明晰会议由跨国家、跨类型机构联合承办的组织架构,熟悉围绕6大核心主题设计的“主旨报告—最佳论文汇报—平行研讨”三级议程体系,以及线上腾讯会议与线下多会场联动的参会模式,且精准对标乌兹别克斯坦标准时间推进各项议程,为后续我校对接国际会议规则、提升学术参与质量积累实践经验。

同时,借由会议资源实现前沿认知突破:通过聆听李辉教授“B5G卫星-地面一体化网络中的人工智能应用安全与隐私计算”、彭丽梅教授“动态SAGIN体系结构中的自适应和可扩展SFC部署”两大主旨报告,把握卫星网络AI安全、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服务功能链部署等领域的技术突破与核心挑战;参与各轨道研讨,深入了解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在网络拓扑优化、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大学在网络管理自动化、日本Ikueikan大学在AI驱动网络技术应用等领域的研究侧重,打破单一文献学习的信息局限,为科研工作对标国际前沿提供方向指引。

2.展示学术成果,收获针对性反馈

团队携带3项核心研究成果参与会议交流,均高质量完成汇报并获取国际同行专业反馈:张林教授汇报“动态隐私保护任务分配模型”后,获大会共同主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剑锋教授、日本函馆未来大学江晓红教授点评,二人提出“结合联邦学习优化模型泛化性”的改进建议,直指模型多场景适配瓶颈;颜军讲师汇报“分组密码结构差异下线性分析方法的融合方案”时,其创新提出的“多结构线性分析融合框架”,被技术计划委员会联席主席、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大学AleksandraSmiljanic教授认可为“分组密码安全检测的创新思路”;王鑫鑫助教在小组讨论中分享“轻量化隐私保护算法”,与大会第五轨“网络中的AI/ML”分会场联合主席、日本Ikueikan大学KrishnaBhattarai教授团队,就算法测试数据交换达成初步共识,为后续实验验证奠定基础。

会议开幕式合影

主报告厅优秀论文分享

颜军学术分享

王鑫鑫学术分享

张林学术分享

会议闭幕式

此外,团队全程记录6场主旨报告及12场平行分会场研讨内容,整理形成涵盖网络安全、AI与网络融合等前沿方向技术突破的研究资料,为我校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参考。

三、出访的感悟和建议

1.国际交流对科研的精准赋能

NaNA2025“报告+研讨+资源对接”的模式充分证明,国际会议不仅是成果展示平台,更是“技术瓶颈突破、创新思路启发”的关键载体。例如,张林教授团队在汇报后获得“联邦学习优化模型”的建议,直接解决动态隐私保护模型中“多场景适配性差”的问题;颜军讲师的密码分析研究因国际专家的认可,获得更多学术合作机会。此类跨文化、跨学科的深度启发,难以通过文献阅读或国内会议获取,凸显国际交流对科研质量提升的重要性。

2.我校科研的优势与差距

我校在隐私保护、密码分析等细分领域的研究,因紧密结合移动众感、物联网等实际应用场景,研究成果的“落地属性”获国际同行认可;但对比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日本函馆未来大学等院校,我校在AI与网络融合底层算法设计等基础理论创新,及卫星网络模拟系统、工业控制网络仿真平台等大型实验平台建设方面,仍存在明显差距,需进一步加强核心技术研发与科研资源投入。

四、回国后需要跟踪落实事项

1.加大师生出国交流学习的宣传力度,鼓励经济管理学院以及数学与计算机应用学院专业师生赴国外进行交流学习,开拓国际视野。

2.加强与出访团国内高校交流,借鉴先进管理理念、团队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模式,优化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机制。

3.强化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和国外高校的联系,时刻把握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提升工作成效。

五、实际出访日程

本次出访共5天,我校访问团严格遵照上级和学校批准的行程安排推进各项活动:8月8日下午抵达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后,在塔什干国际饭店完成会议注册并领取会议资料,晚上参加大会欢迎晚宴,期间与乌兹别克斯坦国立世界语言大学Saydaheva教授初步交流;8月9日上午在水晶宴会厅先后听取欢迎辞、参加大会开幕式并聆听李辉教授主旨报告,下午继续在水晶宴会厅聆听彭丽梅教授主旨报告,随后全程观摩最佳论文候选人会议;8月10日上午在各分会场开展活动,颜军在网络管理与自动化分会场汇报,张林参加分会场讨论,王鑫鑫同步整理研究资料,下午张林在网络应用分会场作报告,王鑫鑫在分会场参与小组讨论,会后还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剑锋教授交流;8月11日上午王鑫鑫参加分会场研讨,张林整理动态隐私分配研究资料,下午团队共同参加大会闭幕式并参与自由讨论,8月12日全天整理会议资料、办理离境手续,返程西安。

专此报告

商洛学院王鑫鑫

打印    收藏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