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学院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英文版 中文版
学生交流
赴台交流感悟——赵晨曦
2017年09月05日     (点击:)
[文章下载] [字号: ]

2015年3月初,从商洛学院赴台湾南开科技大学短期研修的旅程拉开帷幕,2015年7月4日我回到了商洛学院。在这短短的半年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我会从三个角度以分享的方式表达我的心得体会,这三个角度分别是生活,学习,旅行。

在生活方面,不得不说的是台湾人的素质水平。去台湾之前有听说个台北的街道上是没有垃圾的,也很少会看到垃圾桶,我开始很不相信这一点,当我去台北的时候我真的感受到了台北无垃圾的环境,整个城市都很干净。并不是说台湾人不制造垃圾,而是他们对于资源的节约已经普及到了民众的心里,他们会尽量减少自己制造垃圾的机会,必要的生活垃圾会尽可能的在家里处理掉,经常会看到的是每天下午晚餐后的时间,会有一辆垃圾车播放着特有的音乐缓慢的从接到开过,每一家人都会把自己分类过的垃圾丢进垃圾车里。或者我们从餐余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在大陆剩饭的例子比比皆是,但在台湾你很少会看到有人吃饭剩下很多,这也是对资源的节约。现在我们可以做一个比较,我并不是说台湾人的素质就一定比大陆人高很多,在我看来,产生这种差距的原因是我们心中的规则意识,也就是我们需要遵守游戏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老话无需再提,但在台湾,你看不到有人闯红灯,也看不到汽车和人在路上僵持你先过还是我先过;在电梯上,大家都在遵守左行右立的规则;在公共场所很少有人大声喧哗,很少有人不排队。在我看来,造成这种结果的关键就是我们心中的规则意识和我们心中对自我的认识,只有遵守了游戏规则,认清了我们在这个社会中的位置,形成一种我对这个社会的进步有责任的意识,就会有意想不到的进步,对我们这个人情社会来说。

在学习方面,两岸的教育方式的确是千差万别,说的简单一点就是,是什么和怎么做的博弈。

中国大陆的教育制度在告诉我们这个是什么,那个是什么,而台湾的教育制度告诉我们,这个应该怎么做,那个应该怎么做。台湾的大学生几乎都有在外打工的经验,而中国大陆的大学生几乎都在家庭的呵护下一心学习,打工的时间也许都被课程占据,而然这造成了什么样的结果,似乎我们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懂,可是我们却只停留在问题的表面,进入一个企业以后似乎我们还要从刚开始学习,可能对于一个老板来说最不愿意听到的就是,你教我吧,我愿意学。我的意思是,如果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还需要在进入社会后再学习技能,那大学的意义是否缺乏某些必要的特征?

台湾的课堂很自由,每个学生都会放开自己自由发挥,但是这在开发自由全面发展的同时也使台湾的学生养成了一种自由散漫的学习态度,上课吃东西,上课迟到,不得不说由于惩罚机制不够严厉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业方面不是特别的认真。

中国大陆的课堂很严肃认真,很多情况下都是老师在认真的按着课件讲,学生们也在很认真的记着。我的专业是文化产业管理,这个专业的灵魂就是创意。考试的成绩只能说明你真的会背,但是能说明我们真的有掌握吗?作业的布置并不是写一个无法实现的设想,而是要切身可以完成的产品,就本专业而言。

可能我的目光还是短浅的,两种教育制度的对比并不能说明孰优孰劣,但是看出自己的缺点才能更好的进步。

在旅行方面,这单纯的是我以个人的角度分享。

在旅行的过程中,我可以感受到台湾人的热情,对每个人的热情,这让我想到以前我们的农村,人和人的关系也非常的好,而现在,可能我们都不知道自己的邻居叫什么名字。但我们不是一个讲究人情的社会吗?这让我不明白。

在台湾的这四个月让我看到了很多也了解了很多,感谢学校提供的这个机会,让我可以走出去,希望我分享的可以帮助那些希望走出去的同学,谢谢。

打印    收藏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