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学院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英文版 中文版
新闻动态
莘莘学子说留学:海外逐梦,在历练中成长
2014年12月05日 赵子越    (点击:)
[文章下载] [字号: ]

从2014年9月开始, 我校选派的首批学生分赴台湾南开科技大学、台湾东方设计学院、马来西亚吉隆坡建设大学进行交流访问,开启了我校国际交流的新纪元。日前,我校第二批赴国(境)外交流项目已选拔结束,明年2月将派出学生开展新一轮的国际交流学习活动。

赴国(境)外学习交流不仅让学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也促进了我校与国(境)外大学的友好关系,为我校进一步与国(境)外大学深层合作奠定了基础。学子们在国(境)外的所感所想都牵动着每一位学校领导、老师和同学们的心,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分享首批海外交流学子们的学习感悟、收获与成长吧!

学在南开——“务实、创新、宏观、通识”

经济与管理学院2013级会计学专业学生朱杉杉:

“初到台湾就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气息和当地人的热情,虽然刚开始时生活有点不习惯,但是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我们很快融入到了集体当中,也适应了他们的学习方式。老师们都很热情,很尊重学生的想法,也特别关心我们这些大陆学生的饮食起居。同学们可以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学校也尤其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同学们的实践能力也都特别强,这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语言文化传播学院2012级英语专业学生陈祺祺:

“我们结识了来自香港、澳门以及新疆等地的交流生,我们这些来同学经常在一起交流。这里的课程选择比较灵活,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友好,尽可能地帮我们解决一切难题,我也很快地进入到学习中。课上,我们的新闻英语老师还把他自己珍爱的几本书送给了我,鼓励我好好学习,令我非常感动。我们的专业课每两周都会有小考,一个月下来,我也习惯了这种方式,并且成绩还很理想。”

 

学在东方——“庄敬自强、敦品励学”

艺术学院2012级美术学专业学生涂桂清:

“来台湾已经数月,在这个美丽宝岛所经历的每一天、每一件事我都记忆犹新,这些美好回忆都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珍藏之一。东方设计学院的老师们治学严谨,学术要求非常严格,所以我们平时的课业压力也比较重,读书、写作业、作报告、课堂讨论,每天的学习计划都排得满满的。一次次的奋笔疾书,一次次的口若悬河,一次次的思想火花的碰撞,是在这种高强度的学术培养和锻炼之下,我觉得自己收获颇丰。课堂上,学生和老师互动充分,教学效果好,老师们不仅耐心指导我们的学业,还很关心我们的日常生活,经常嘘寒问暖,对我们格外照顾。”

艺术学院2012级美术学专业学生任航:

“很感谢母校商洛学院能提供给我们如此好的机会到台湾学习、交流,让我们能零距离享受台湾优质教育资源,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衷心祝愿母校的明天越来越美好!”

学在建大——“求知识,为人类”

城乡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2012级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杨婵英:

“转眼间,已经来马来西亚1个月了,出发前的担心、开始的不适应,已经转变为现在的喜欢。由于是全英语授课,刚开始上课时有点不适应,但随着不断交流,我的听说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也有了很大提升,现在已经可以很顺利地理解课堂内容、和老师同学们交流。我想告诉大家,不管你的口音是否纯正,只要你勇敢地表达出来就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也就会越来越自信,每天都有新的进步。”

语言文化传播学院2012级英语专业学生田会子:

“上课没有桌子,没有固定的座位,只有椅子上连带的一小块折叠板,这样的课堂使我们的学习氛围很活跃。我们班同学还成立了一个讨论组,我们每周六和周日都会进行学习讨论,不同的成员轮流当老师,对于一个课题,每个成员都要进行课题讲解。起初,我站在众人面前有些许不安,但随着讲解次数的增多,我也渐渐可以自信地在大家面前地展示自己,表达自己的观点。有时在图书馆,大家就围坐在一张圆桌旁集体讨论一个课题,大家拿着各自的电脑,阐述着自己的观点。这让我体会到了集体学习的重要性。

身在异乡,心系故土。我想念大秦岭脚下的商洛,怀念那片湛蓝湛蓝的天空,思念我的小伙伴们、我的604宿舍、我的老师们。谢谢母校,为我们搭建了平台,给予了我经济上的资助和精神上的鼓励。我会承载着你们的期望和厚爱,怀着赤子之心,一路向前,风雨无阻,追逐梦想,提高自我,完善自我。”

(文∕图 赵子越 编辑∕彭丽娟 审核∕郭英勇)

打印    收藏
关闭窗口